水稻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,耕種與食用的歷史都相當悠久。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食用稻,主要在亞洲、歐洲南部和熱帶美洲及非洲部分地區。稻的總產量占世界糧食作物產量第三位,低于玉米和小麥,但能維持較多人口的生活,所以聯合國將2004年定為“國際稻米年”。
中國古籍《宋史•食貨志》就曾經記載,“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萬斛,分給三路為種,擇民田之高仰者蒔之,蓋旱稻也。……稻比中國者穗長而無芒,粒差小,不擇地而生。”但仍有爭議,原因就在于學者懷疑以地區氣候來論,占城稻有可能是水稻旱種,而非最早的旱稻。
中國是世界上水稻栽培歷史最悠久的國家,據浙江余姚河姆渡發掘考證,早在六七千年以前這里就已種植水稻。進入21世紀以來,最新的一系列考古發現鞏固了這一結論。